世界读书日心得体会
4月23日,对于读书人而言,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一群读书爱好者可以聚集在一切,享受读书的快乐,畅想读书的未来,此中真意不足为外人道也。
回顾读书的历程,一股冲动的暖流在激励自己,面对这样的节日,写点东西变得非常有必要。如皋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如期举行了,按照惯例,依旧有人获奖,同样有人演讲,照常领导讲话,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
我不怎么在意这一段丰富的过程,似乎特别在意活动前人们交流读书心得的那一刻,无拘无束,在想象的空间里任意翱翔,说出自己的心绪,聆听别人的见解,这样的环节活动一点都没有。读书人是不习惯坐在下面做规规矩矩的观众,他们希望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一点体会,否则也不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妙论。
真的非常羡慕一群读书人自发组织的沙龙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会在这样的场合讲个一二三,似乎对话成了时间快乐飞逝的主旋律,没有谁可以阻挡。官方组织的活动,多多少少有点走过场的`嫌疑,演讲展示无非在矫情地诉说读书言不由衷地快乐,颁发奖励无非是做做样子,领导讲话无非是鼓鼓劲儿,营造一个氛围而已。
其实,读书人最大的忌讳就是自命清高,总觉得读了一点东西,找不到南北了。我不由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很少把周围人放在眼里,满口的“之乎者也”,总觉得别人不行,自己一切都非常优秀。
常常有些读书人,他们一有了点成就,就喜欢以高人一等的姿势来说教,这对于读书本身来说是不利的。其实,读书的最大目的就是认识自我,而不是高估自我,只有真正地了解自我,理解别人,才会真正做到超越自我。
我们喜欢一本书,总会觉得别人也应该喜欢这本书,我们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别人也应该这样的读书,这下好了,别人看的书一旦跟自己不一样,别人在那儿看网上电子书,心里就会莫名其妙地不舒服,这样的心态自然不会让读书的种子愈来愈多,反而会出现文人相轻的怪相。
老是有人感叹孩子们不喜欢读书,我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建立在成人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家长眼里,孩子读作文书和语文书才算读书,在老师眼里,孩子读新课标规定的书籍才算读书,至于孩子到底喜欢什么,谁也不去思考,这样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产生更多的读书种子。
再说说老师们看的书吧,那些纯理论或者唱高调的教育专著,许多教育主管部门花钱买过来,又有几个人愿意读呢?每当看到书店里出现这些高雅而高深的专著,我不会急着去买,不到一个月,马上会到旧书摊找到一两本,原因很简单,有许多老师把这些书当做垃圾给扔掉了,白白地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着实可悲。
孩子们不喜欢读大人们指定的书籍,老师们不喜欢领导行政推动的专著,只要是一个善于读书的人,他会毫不犹豫地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有什么高深理论,课堂照样会变得充满生机。
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真正感兴趣的书,常常是不登大雅之堂,只能一个人躲起来,快速地吞食,反而到现在仍然难以忘怀。
读书贵在给一定的场所,让每个人都有交流的机会,少点自以为是,这样的读书才会有生命力。我们不要勉强所有人都读书,毕竟人各有志,何必强求?如果我们的一些部门有推动读书的良好愿望,别忘了,在选择书籍之前,先问一问读书者本人,探究一些大伙的口味,不要搞一些强制性的动作,这样的读书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其实,读书不思考,读书本身也不会长久。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无论如何‘挤’时间也要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进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我们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写点东西,一段时间下来,想不读书都非常困难,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真正的运用他们,才会逼着自己抓紧时间去读。
有许多语文老师喜欢让孩子们去做摘抄,至于孩子们有没有使用,一直是个大大的问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假如你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你就会了解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样的认识才会带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但愿读书的世界少点自以为是,多一点宽容、理解,幸福自然会敲响你家的大门。
文档为doc格式
【世界读书日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精选心得网 www.jxihair.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