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校园周边现象:
校门外有流动摊点在叫卖,小卖部内热闹非凡,学生们买零吃的特别多,我随机问了一个一位正在吃“香辣片”的同学:“你知不知道它是‘三无’产品?”那位同学回答:“知道”“那你还吃得津津有味”“呵呵,没办法,管不住自己的嘴。”于是我进了小卖店,扫视了零食货架看到许多零食都是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商标的“三无”产品,但价格低廉,包装色彩鲜艳,口味或甜、或咸、或辣、或酸,颇受许多同学的喜爱。
感受:“安全”一词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学生安全吗?校园内外又隐藏着多少形形色色的“无形杀手”?
结合学习的文件,谈谈本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三、采取切实措施,创建“平安校园”
四、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五、突出学生安全重点,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六、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
认识与思考
1.加强对学生的法纪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文明意识教育是抓好学生安全教育的.根本。学生的法纪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三申五令的安全教育就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因此,下一步,学校将抓住安全教育的根本,继续着力探索安全工作的方法。
2.进一步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质量”的意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安全能产生效益,安全是质量的保证和前提。
3.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
4.必须切实落实学校安全的十六字方针:即“高度重视、细心工作、全员参与、确保稳定”。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美好的校园。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我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大部分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块。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我从以下方面学生进行了教育。
一、游戏安全
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回发生伤亡事故。
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较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
3、游戏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戏,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应能力也降低了,容易发生危险。
二、交通安全
在雾,雨天,最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小学生外出可以头戴小黄帽,便于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
三、消防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对此我从以下方面教育学生。
1、不玩火。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造成火灾。
2、了解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四、在学校里要注意的安全
1、不要在楼梯上玩耍,特别是楼道拥挤时必须靠右走。
2、严禁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踩空或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3、严禁爬高或在阳台护栏上探取东西,特别是擦窗户时不要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
4、严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
五、在家里应注意的安全
1、喝汤也要小心,慢一点去尝一尝、试一试。
2、大人炒菜时,不要站在油锅边,以防油星飞溅烫伤。
3、还要特别注意有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要接近,如癞蛤蟆、马蜂、狗、蛇等。
4、不要在建筑工地玩耍,地上杂物较多,容易扎伤脚,楼房上面随时可能掉砖瓦砸伤身体。
5、不要在垒放的木材、油桶、木箱等地方玩,以免物品倒下压着人。
6、不要在危房旁玩耍或捉迷藏,以免坠落砸到。
7、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
8、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
9、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应与家长商量,好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
总之,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是造福下一代的“造福工作”,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利民工程”。学生的安全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安全与生命同系,只有有了安全,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就生命而言,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偶然,一个新的生命能否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时仅仅在于父母的一念之差;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生命能否得到保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仅仅在于对待安全意识上的一念之差。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生理发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滞后;个性趋向定性,但可塑性大;智能接近高峰,但尚未完全开发;社交愿望强烈,但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自我防御能力较弱等。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以及大学生特定的年龄结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目前,独生子女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主体,这些大学生基本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和老师的关怀下长大的,对于社会的复杂性知之甚少,一旦离开父母和老师,开始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是什么导致的安全隐患呢?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 ……此处隐藏15072个字……、黑板报、墙报、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4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校均把安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强调安全,老师课前课中课后讲安全,可以说学校教师时时刻刻都绷紧了安全这根弦。家长也千叮咛万嘱咐。尽管如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仍然很淡薄,安全事故总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纵观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总以“不许……”,“不要……”,“不能……”“不准……”等等命令限制性的语言,大多数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总认为老师又在管他们了,总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产生“你不让干的我就要试一试”的逆反心理。这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又给学校,老师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呢?这就应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现在的学生崇尚网络,追逐明星,对家长、老师缺乏信任感。教师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在进行教育时少用甚至不用命令限制性的口吻。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管教和被管教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平易近人,多和学生交流谈心,让自己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朋友。
我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总是这样问:“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如果不注意这些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天热了,我们又要怎么办呢?”“雷雨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方法不正确会怎样?”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得好像老师在向他们征求答案,他们感觉有一种亲切感,他们总是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学生更能记住安全常识,更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做。
其次,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
在新课程理念,单调的说教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为什么网络游戏那么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我们应该赋予安全教育于趣味性,娱乐性、身临其境性,可借助演讲、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安全知识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可以多采用讲故事、游戏、趣味活动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这样,学生乐意接受,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也加强了。如,我在三年级二班,就开展了“班级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计分评奖,分必答和抢答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准备得可认真了,除了认真学、记老师发的安全知识资料外,自己还通过网络、报纸等形式去收集其他的安全知识和案例。有的学生还发动了家长呢!
而五、六年级可用演讲、游戏活动和实地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演讲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可以通过演讲者向大家传达哪些行为活动危险、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应该怎样避免危险等等,比老师的说教更具说服力。通过游戏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之一。在游戏中,故意设置一些危险障碍,让学生识别、排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目的。当然,如果有条件,请消防员到学校进行各种安全隐患应对方法的实地大演练就更好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规范他们的安全行为,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他们乐于接受,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从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之目的。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5一、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伤,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着急地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可以通过班会,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处理小伤的方法,模拟进行消毒,擦红药水,贴创口贴等。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自救、互救体验。这样,真正受到小伤的时候就学生可以比较镇定地和老师一起处理。
2、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如消防演练、模拟疏散等,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就是要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只要我们心中安全警钟长鸣,只要全社会都能携手关注学生安全,我们就能给学生撑起安全的保护伞,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为我们的社会、家庭增添更多的和谐、幸福和安宁!
文档为doc格式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精选心得网 www.jxihair.com 版权所有